一、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林业中心工作,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提升绿色总量,不断保护林草资源,大力发展林草产业,积极探索林业改革,加快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六盘水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湿地保有量12.26万亩,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18个,杜鹃公园1个。全市刺梨种植面积达117.56万亩,已成全省乃至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16.64万亩,实现产值20.24亿元。完成10公里森林康养步道提升建设工程,完成步道沿线景观红枫种植及自然教育基地平台铺设、森林浴场建设,道路新建部分基础开挖600米。拥有“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贵州水城国家杜鹃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及“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等“六园三乡”9张“国字号”生态名片。
(一)绿色总量不断扩大,“增绿”氛围愈加浓厚。以科学提升绿色总量为目标,持续开展营造林、义务植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绿色工程,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成效。一是营造林任务有序推进。2022年省下达我市营造林任务2.98万亩,截止目前,全市完成营造林1.788万亩,为省下达任务的60%(其中:人工造林2.78万亩,完成1.588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完成0.2万亩)。二是义务植树活动规模壮大。组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与省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号召全社会在生态脆弱区、重要通道、重点区域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有13.53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累计种植各类树木339.2万株。三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得到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大体系36项指标已全面完成,国家林草局正在对申报资料进行书面审核,我市正积极做好相关迎检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道路绿化率达92%,水岸绿化率达95%,新建各类公园58个,建成森林乡镇19个、森林村寨70个、森林人家672户。四是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今年上半年,国家储备林项目年度实施方案获得市级批复3个,授信项目1个,授信金额3亿元,放款金额2.728亿元,完成林地流转5.7万亩,林木收储5.7万亩,建设面积0.6万亩。五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评审通过。完成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形成市级初步调查成果并上报省局审定;《贵州省六盘水市乌蒙山东部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实施面积52.02万亩,建设年限3年,总投资2.475亿元。
(二)资源保护持续强化,“护绿”行动强劲有力。以全面实行林长制为抓手,严守生态底线,持续抓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不断保护林草资源。一是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严抓不懈。加强经营性项目违法侵占林地专项排查,对在产在建的各类风电、光伏及非煤矿山项目开展排查,持续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对2021年排查发现的案件开展查处、移送和执行工作。目前,共梳理105家风电、光伏及非煤矿山,已完善林地手续68个,完成266起涉林案件线索的处置工作。二是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再完善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各市(特区、区),各有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地矛盾问题再梳理再核实,全市上报再完善成果数据涉及4个县13个自然保护地3252块图斑2972.11公顷面积,整合优化再完善后,与2021年5月数据比较,全市自然保护地面积在2021年5月上交的数据基础上再减少了1365.17公顷。督导各市(特区、区)加快自然保护地绿盾等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目前第一批绿盾60个点位已经完成销号39个。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多样。严格落实国家、省部署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组织开展“2022清风行动”,组织有关部门到自然保护地、花鸟市场、快递网点、酒店、餐馆等22776处区域场所开展突击执法检查,及时核实处理野生动植物相关舆情信息,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92起,收缴野生动物650只、野生植物制品23.48斤、猎具渔具76张,处以罚款和罚金共3.31万元。四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力度继续加大。向上争取管护补助651.57万元,督促指导各市(特区、区)编制森林管护方案,落实森林管护面积608.82万亩,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五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有力。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和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组织开展全市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及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做好防控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截止目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3.83万亩,无重度发生,未发现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危害;检疫执法检查涉木单位200个,松木及制品加工经营使用企业36个,均未发现违法调运情况,共办理林业《植物检疫证书》97份。六是森林防火工作防控有力。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森林草原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五进”宣传活动,集中开展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部位森林防火封禁工作,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上半年森林防火工作总体形势稳定。今年以来,共清除林区隐患林木2400余株,排查隐患627条,市、区、乡、国有林场共召开森林防火会议97次和视频调度会议1次,全市194个“防火码”卡口100%启用,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发送短信23万条,村居广播率达100%,维修防火通道36公里,开展专项检查13次,暗访检查7次,无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三)林草产业不断壮大,“产绿”成果人人得益。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一是林下经济实现多元发展。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丰富林业发展业态,增加林业附加值,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截至目前,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16.64万亩,为省下达任务130万亩的89.72%,实现产值20.24亿元,为省下达任务25亿元的80.97%。二是刺梨“千斤园”建设形成规模。以刺梨“千斤园”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山地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导各市(特区、区)开展刺梨产业分类经营,截止目前,完成补植0.43万亩,完成第一次修枝整形6.5万亩、抚育8万亩、施肥3.34万亩;完成第二次抚育5万亩、施肥2.5万亩。三是林木种苗培育不断夯实。大力发展山桐子木本油料树种,育苗400亩,预计产苗1200万株,刺梨种质资源收集圃20亩,收集保存刺梨种质资源80份;建成贵农1号、2号刺梨良种采穗圃150亩;建成核桃产业林业科技示范项目1000亩。四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有序开展。科学谋划退化林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及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等项目,根据省林业局下达的计划任务,现正组织编制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相关作业设计。五是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继续做好特色林业产业(竹、油茶、花椒、皂角)发展工作,制定并印发《2022年六盘水市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截至目前,全市特色林业产业发展面积9.135万亩,产量达3.01万吨、产值达1.43亿元。六是产业项目申报不断谋划。已谋划项目62个,估算总投资60.91亿元;完成储备申报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项目2个,总投资4.68亿元,拟申请基金1.28亿元;进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库3个,总投资15.8亿元,拟申请基金2.95亿元,相关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林业改革持续深化,“活绿”机制不断创新。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结合林长制工作实施,积极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总结推广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经验。一是林长制工作深入实施。以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林区为骨架,实现全市林草资源四级林长责任区域全覆盖。建立“林长 警长”“林长 检察长”“林长 法院长”等多长协作机制。今年以来,各林长深入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等责任区域开展巡林达30余次;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布林长令5次,共有市级林长15名,区(县)级林长58名,乡级林长415名,村级林长1229名。二是“三变 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采用“公司 农户”“合作社 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模式,以林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完成4个“三变+林下经济”示范点选点建设任务。三是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组织专班对国有林场改革后体制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深入思考改革后经营性收入的变化,为推动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调研工作,并明确杨梅国有林场作为试点林场。四是林业碳汇工作稳步推进。指导各市(特区、区)开展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引进企业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目前,已初步筛选合作企业3家,并加强与贵州省林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资源摸底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碳汇造林调研相关工作。
(五)党建工作全面发展,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党建工作,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和省委、市委、局党组重要决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一是党建制度严格部署。制定《市林业局2022年机关党建工作计划》《2022年市林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持续开展好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提质行动,发挥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和党建共建作用,促进党建工作全面发展。二是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以“三找三定”作为落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找问题、找差距、找原因,定思路、定目标、定措施”进行自查整改,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针对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和上级部署的其他工作,建立督察督办台账,定期调度、定期研究、定期落实。三是林业队伍持续强化。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近两年共引进11名专业型研究生,提拔任用15名32岁左右年轻干部。支持各市(区、特区)开展林业机构改革工作,水城区已单独设立区林业局,与区自然资源局分开并独立办公。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为抓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动全市林业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和综合效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围绕国土绿化科学增量,在“一造一建一创”上发力。一是抓好绿化造林工作。继续督促指导各市(特区、区)抢抓造林季节,加快补植补造,完成2.98万亩营造林任务,同时完成2020年度计划任务的补植补造扫尾工作,并督促指导各市(特区、区)造林绿化空间上图入库相关工作。二是全力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督促指导各市(特区、区)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2022年力争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8万亩。三是高质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6项指标印证材料开展“回头看”,及时查缺补漏,利用各种媒体持续宣传,着力提高公众知晓率,积极向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汇报对接,全力做好迎接验收评估准备工作,争取2022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授牌。
(二)围绕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在“一园一特一通道”上发力。一是打造高标准省级刺梨示范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刺梨“千斤园”建设为突破口,2022年完成刺梨“千斤园”8万亩,至2025年建设35万亩刺梨“千斤园”省级示范基地,在加工销售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推动山桐子特色林业产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开展山桐子种质资源专项调查,对选定的山桐子优树进行挂牌保护,实行定点采种,保障省内山桐子育苗的用种需求,制定《六盘水市山桐子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已在水城区启动山桐子采种林和保障性苗圃建设,计划山桐子育苗400亩,采果5000千斤,制种500斤,预计产苗1200万株。三是狠抓林下经济发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进一步完善“公司 农户 基地”或“公司 专业合作社 基地”模式,大力发展“林药、林茶、林菜、林畜、林禽”等林下经济和林产品采集加工,重点打造杨梅林场等10个林下经济示范点,2022年完成林下经济130万亩,确保2022年底林业产值突破350亿元。
(三)围绕筑牢林草安全底线,在“一网两提升”上发力。一是织牢森林防火安全防护网。以全市森林防火一张图(作战指挥图)系统建设为中心,织好我市森林防火信息化网,快速推进我市高火险区治理二期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向上争取森林高火险区项目(三期)建设,将防火阻隔林带(防火通道)纳入重点建设内容,织牢森林防火安全防护网。二是提升林草资源保护能力。全力抓好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做好林业“一张图”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衔接工作;规范林地使用管理,加强林地有偿使用和用途管制,提高林地要素保障水平;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持续推进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再完善工作;以林长制和森林督查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整合天保、公益林和生态护林员职能,落实好全领域管护责任,确保全年天然林管护率达100%;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调运执法专项行动,确保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完成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尾工作。三是提升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发挥好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新格局;推进六盘水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六盘水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工作,力争年前通过申报;开展乌蒙大地缝野动植物资源调查;谋划六盘水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智慧网络体系建设创建工作,加快重点种质资源库建设,确保种质资源安全。
(四)围绕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在实现“三个突破”上发力。一是在林业碳汇上实现新突破。根据国家和省出台的相关技术标准,组织有资质单位对我市森林碳汇能力和开发潜力进行合理测算,并结合我市林业发展目标,将地质灾害区域建设碳汇林作为林业碳汇工作的突破口,有序推进森林碳汇工作,积极探索开发林业碳汇项目。二是在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试点改革上实现新突破。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改革方向,建立符合国有林场发展实际的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盘活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出台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试点方案,完成提升打造4个“三变”林下经济示范点建设任务,推动国有林场实现“二次创业”。三是在项目谋划中实现新突破。继续督促指导各市(特区、区)围绕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低效林改造、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有害生物风险防控治理体系等方面科学谋划项目,积极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申报相关工作,争取获批更多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以项目谋划推动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