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六盘水深挖“三线”精神构筑精神高地纪实-pg电子直营店

发布时间:

字体:      

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市的精神追求与价值体现。

对于因“三线”而建,因“三线”而兴的工业城市六盘水而言,“三线”历史就是镌刻在乌蒙深处最难忘的记忆,“三线”文化就是深根于人民“沃土”的独特文化。“红色基因”孕育出的“三线”精神,已浸入六盘水这座城市的骨髓、融入了六盘水人的血液,由其构筑起的“精神高地”正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六盘水人接续奋斗、铿锵前行。

“三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来到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看到钢铁架、铁轨、挖掘头、旧雨鞋、破棉衣、“运煤巷道”“干打垒”等“老物件”,听到讲解员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三线”故事,思绪被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当时,我国人口和工业、交通设施等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缺乏纵深,若遇敌人突袭,将遭受严重损失,并丧失支撑反击、打持久战的工业基础。于是,1964年5月,党中央做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

那时的地理区域划分,沿海、东北地区(边疆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包括川、黔、滇、陕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在内的地区为三线。

接下来的十余年间,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投向西部,数以百万计的建设者,浩浩荡荡地奔向内陆深山。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迅速生长起来,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

在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军工、冶金、原煤、建材、天然气、化工、铁路等行业和产业的几千个项目,在西部地区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带动了基础条件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等显著提高,为我国筑起了牢不可破的战略大后方。

六盘水就是其中的一个主战场。1964年7月,西南三线建设长远规划(西昌)会议召开,规划了建设以六盘水为中心的煤炭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军工项目,修建成(都)昆(明)、川黔(重庆至贵阳)和滇黔(昆明至贵阳)三条铁路,形成西南环线。自此,六盘水进入了国家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1964年,中共决定在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1965年1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大规模的煤矿建设拉开序幕。

“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三线”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线”建设也改写了六盘水的历史。通过“三线”建设,六盘水从“不毛之地”成为贵州工业化的先驱,催生了“江南煤都”,孕育了“十里钢城”,为六盘水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累计为国家贡献13.6亿吨煤、5600亿度电、6600万吨钢材和1.21亿吨水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线”战场:挥洒壮志豪情

“没有火车坐汽车要上,没有汽车骑毛驴也要上。”1966年1月1日,李德兴与1200多名黑龙江省煤矿系统的同事一同踏上前往六盘水矿区的火车。

“听毛主席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着觉’,我们黑龙江十大矿区的工人们热情高涨,个个写申请、表决心,都希望能到艰苦的地方去参与‘三线’建设。”原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退休职工李德兴回忆道,“当时从黑龙江坐火车只能到安顺,然后坐汽车到水城。下了火车上汽车,下了汽车就开始干活、挖基井,住的是帐篷,每人发一张行军床。条件再苦,也没有打‘退堂鼓’的。这一干就是50年。”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国家一声号令,便凝聚起全中国的人心。“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10万大军奔赴六盘水,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建设大会战。

回忆初到六盘水的景象,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苦。已经70多岁的水矿退休职工汤群、陈冬梅夫妻俩是陕西铜川煤校的同学,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1966年6月毕业后双双报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六盘水盘江煤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1部队的解放军战士。

“刚到六盘水,我们傻眼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为了应对恶劣的气候,雨衣、雨靴、破棉袄就成了我们的‘标配’。住的是溶洞、帐篷、油毛毡房子,还有茅草房,吃的是包谷、洋芋,很少能吃到肉和新鲜的蔬菜。”

“老三线”建设者都记得这样的场景:建设初期,“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白天杠杠(抬东西的木棒)压,晚上压杠杠(木棒搭成的床)”。直到后来才陆续搭建起席棚和干打垒。

“那时虽然苦,但精气神却很足。”在前水钢总工程师黄震泽的回忆里,最难忘的仍然是生产现场激动人心的时刻。“1968年11月,我跟随鞍钢支援水钢建设大军来到六盘水,从平整土地建设厂房到正式投产,水钢只用了短短的时间。1970年10月,一号高炉出铁,火红的铁水染红了厂房,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这首激情昂扬的歌曲伴随着他们度过了“三线”建设初期最艰难的岁月。

正是有了这种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忘我拼搏的奋斗精神,10万大军在荒山野岭从零起步,一榫一卯、一砖一瓦,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和成果,开创了许多“第一”:

建成全省第一个钢铁厂——水城铁厂、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水城水泥厂、西南地区首台火电装机——水城发电厂i号机组、全省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火烧铺煤矿等等。

华罗庚来到六盘水,看到“三线”建设战天斗地的工作场景,留下了感动的泪,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情感:“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

“我们把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三线’建设,但我们无悔。如果祖国再有号召,我们依然会义无反顾作出这样的决定。”这,就是“三线”建设者们共同的心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大片的荒地建起生产厂房,延绵的大山铺就铁路公路,荒芜的山区变得人声鼎沸,建成盘江、水矿、六枝工矿、水钢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南方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和“西电东送”主战场。

因为“三线”建设这一壮举,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天,六盘水正式建市,成为当时贵州省除省会贵阳外唯一的省辖市。

“三线”精神: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在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这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从1965年到1970年底,六盘水统配煤矿职工达到8.26万人,加上由盘江矿区施工队伍整编的基本建设工程兵四十一支队的2万人,总数超过10万。一声令下,10万建设大军服从中央调遣,不讲条件、不顾个人困难,打起背包就出发,奔赴“三线”练兵场。

这精神的关键支撑是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在千军万马大规模建设六盘水时,吃、住、生活各方面的困难都比较大。但广大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歌。

这精神的鲜明特征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三线”建设初期,面对六盘水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的难题,地勘工作者勇于创新,灵活采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会战方式,攻克一个个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1966年六盘水建设进入高潮后,当年1月六枝大用平硐施工创月进360米全国记录,4月水城老鹰山立井施工创月进105.5米全国记录,6月水城汪家寨斜井创月进220米全国最好成绩。

这精神的突出特质是五湖四海、开放包容。“三线”建设,是一次大规模的人才聚集,数万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扎根落户,中央各部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组成的“五路大军”,至今仍是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人数达到60万人。也就是说,六盘水5个人里就有1个“三线”人。

这种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困难重重的严峻挑战,“三线”建设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拓荒精神,抢晴天、战雨天,主动争、主动闯、主动干,在短短时间内推动一对接一对矿井建成投产、一个隧洞连一个隧洞建成通车、一条生产线接一条生产线建成运营。“三线”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乌蒙山深处建设起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拓荒”成为渗透在“三线”人血液中的高尚品质。

“三线”精神体现了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包含着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主义建设勇于付出乃至牺牲的家国情怀和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

“三线”传承:浸入城市血脉

对“三线”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永不忘记,接力而行。

“要把珍贵的‘三线’精神挖掘好、传承好,从‘三线’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六盘水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市委书记李刚强调。

如今,盘江煤电集团、首钢水钢集团等“三线”企业依然活跃着,正与时俱时、朝着转型发展的目标迈进;

“三二代”“三三代”选择留在这里,继续为六盘水的发展贡献力量。“三线” 依然是这个群体认同的身份标识;

在贵州“三线”博物馆、盘州671“三线”文化园、“六枝”三线博物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感慨地说,每每温故“三线”建设这段伟大的历史,心中总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这就是我们的精神高地;

“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没有一代代‘三线’人的艰苦创业,就没有今天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杨建华、徐春刚、彭海泉、汤群、黄震泽等老“三线人”,经常受邀到学校、机关、军营、社区讲述“三线”建设的那些故事;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电视连续剧《正是青春璀璨时》一遍遍在央视、贵州卫视、六盘水电视台播放,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感动了无数人;

当年煤炭工业部第七十三工程处的驻地,成为六盘水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七十三”;水城河畔的凉都记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人民广场的乌蒙铁塔、街头扳手状的长椅、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标语随处可见。

“三线”元素遍布六盘水这座城市,无不印证着这句话:“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

在“三线”精神的感召下,一张张星火燎原的“群英谱”,正续写六盘水城市精神。誓让穷村奔小康的余留芬、百姓不脱贫不下山的杨波、一人带领众人富的陶正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倪裔豹、兢兢业业煤矿防爆女行家吕丽等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苦干实干、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三线”精神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淀,如陈酿一般,酝酿出了如今“创新争先”的“三变”精神,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思维与路径,不变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与信念。

当前,六盘水正大力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李曼)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