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立足“五原则”!六盘水“创森”18项工程36项指标均达“国标”-pg电子直营店

发布时间:

字体: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胡绍山)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林业局获悉,自2017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六盘水立足“统筹兼顾,全域发展;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彰显文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五大创建原则”开展工作,让“创森”得以持续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2021年10月底,该市创森工作的18项工程36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 37342-2019)要求。

据介绍,围绕“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方面、生态福利方面、森林文化、组织管理”项建设指标,六盘水构建完善了城市森林生态保护、林业经济、生态文化、管理支撑四大体系,实现了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让绿水青山变成助推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为构建功能体系更加完善的“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与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统筹兼顾,全域发展原则。坚持全域、统筹的发展理念,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将城市近郊、远郊纳入森林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近郊建设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远郊开辟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将以往城乡两个分散的绿地系统,有机地结合为统一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通过在城市中模拟森林植被的自然特性,建设森林绿地,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建设城市森林,提高森林绿地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发挥城市森林多功能效益,降低管护成本,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与森林完美融合的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对日常游憩、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维护和保持具有地带性特征的城市大面积自然植物群落、科学修复敏感区和脆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森林、绿地、湿地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构筑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

突出特色,彰显文化原则。基于六盘水市“三线文化”,牂牁文化、夜郎文化、山地文化、民族文化、凉都文化、森林旅游文化等平台,多元文化有机融合,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山地文化特色,融合山水林城为一体的六盘水森林城市文化风貌。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原则。坚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结合不同阶段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城市在建设生态文明、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惠及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社会环境。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创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发展提速、投资增加、转型加快、形象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六盘水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2021年末,六盘水实现市域森林覆盖率达6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率达85%,城区树冠覆盖率达到29%,城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41%,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99%,区域内乡镇林木绿化率均达49%,每个乡镇建设休闲公园1处以上,每个村庄建设公共休闲绿地1处以上等任务目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聚焦“建设任务”,六盘水接续做深、做实“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先后获批创建森林乡镇19个、森林村寨70个、森林人家567个。


另悉,创森期间,六盘水市每年发展林下经济达100万亩以上,刺梨种植面积达117.56万亩。

如今,六盘水市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发展提速、投资增加、转型加快、形象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三个国家级奖励,并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评中获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下一步,六盘水将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 37342-2019)的要求,持续秉承“林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奋力走好新时代林业生态建设的赶考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新、更实的林业系统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