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都森林公园。郭君海 摄
2017年,市人民政府先后向贵州省林业局和国家林草局呈报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请示,并于同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林草局同意备案。
2018年,我市成立了强有力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各市(特区、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吹响了六盘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集结号。编制了《六盘水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提出“一核两翼、一网两带、百园千村”形成“森林环城,碧水珠连;网带共展,三心聚绿;百园共享,千村缀绿”的城市森林空间结构,打造六盘水市“中国凉都、康养圣地、森林之家”的森林城市形象。
2019年至2020年,我市先后召开创建国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数据、资料收集等相关工作。
2019年至2021年,我市先后印发《六盘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六盘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大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成效,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自《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始终践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着力打造“林城相融、林水相伴、林田相依”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森林生态系统,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活动。”如今,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发展提速、投资增加、转型加快、形象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真正实现了从“江南煤都”到“生态绿都”的转变。
城在景中。郭君海 摄
如今的六盘水,四面环顾,群山点翠、大地披绿。
我市以打造“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科学提升绿色总量和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绿色工程,全面推进六盘水森林城市建设进程,让“绿色”成为六盘水最亮丽的底色。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我市绿色总量不断增加,写就了凉都造林史上新的篇章。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02万亩,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森林蓄积达18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2%,组织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450万人次,累计种植各类树木1800万株。
青山环绕的山里人家。周 顶 摄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也是一场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持久战。在每一处造林现场,凉都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履行植树义务,“希望林”“青年林”“三八林”等各种纪念林如雨后春笋,染绿了凉都的山头。
此外,我市还围绕打造城市绿色风景线,将城区绿化工程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通过新建、改造各类城市公园和休闲绿地,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全市已建设各类公园47个,总面积达1196.28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率达85.42%,城区树冠覆盖率达31.1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9%。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我市重点抓好省级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和森林人家创建工作,以及路边、水边、村边、宅边等“四边”造林,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改善乡村风貌,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成效。目前,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已相继获省级森林城市认定,8个村庄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9个村庄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先后获批省级森林乡镇19个、森林村寨70个、森林人家567个,真正实现入村有景、围村有林、四季常青的美好景象。
海坪彝族风情小镇。郭君海 摄
初冬的水城河,水清岸美,倒映着瓦蓝的天空与蜿蜒的青山,宛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麒麟公园、明湖湿地公园、瑶池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公园,就像是一处处精致的城市盆景,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生活在凉都,开窗见绿,抬头见绿,处处是绿,绿色覆盖着城市。”市民李先生高兴对记者说道,脸上掩饰不住对凉都这座城市的满意。
山头披绿。聂 康 摄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我市全面实行林长制,严守生态底线,切实把资源保护工作作为“创森”工作的重要内容,持续抓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不断保护林草资源。以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林区为骨架,实现林草资源四级林长责任区域全覆盖,建立“林长 检察长”“林长 小林长”等多长协作机制。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林长15名,区(县)级林长58名,乡级林长415名,村级林长1229名,各林长深入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等责任区域开展巡林达22222次。
瑶池。潘志明 摄
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创森”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自觉意识,开展“3·12植树节”“森林生态文化体验周”“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日”等活动,营造“全市动员、全民支持、全社会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我市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把林草产业发展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机制,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绿色经济。聂 康 摄
依托丰富林业资源,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林上林下结合”的原则,我市积极探索林药、林菌、林蜂、林禽、林旅等多模式产业格局,有序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不断做好“林”文章,做活“林”经济,提升“林”效益。
“创森”期间,全市每年发展林下经济100万亩以上,累计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1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各具特色。
林下种植。聂 康 摄
生态打底子,旅游增活力。充分利用独特的森林景观资源,依托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和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个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等森林及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打造“中国凉都、康养圣地、森林之家”的森林城市形象。
目前,我市已建设康养林32180.94亩,康养步道79.3公里。通过深度融合各类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建成酒店11家,民宿(客栈)71家,可用于接待床位约2000余张,大型餐厅6个以上,建成生态停车场8个、普通停车场33个,生态旅游公厕48余座等基础设施,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森林科普宣教中心、观景平台、生态观光索道、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为高质量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奠定基础。
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六盘水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家森林城市”这一重量级生态名片,将让这颗云贵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