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直营店

  • |
  • |

发布时间:

字体:      

开篇语:

依山而舞,临水而居。从“江南煤都”蝶变为“中国凉都”,地处乌蒙山腹地、沿北盘江进发的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已从1985年的7.5%跃升至2019年底的61.5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83%。

目前,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36项指标均已达标,相关验收工作已准备就绪。

绿之道,自“产城景一体、山水林共生、业旅居相宜”开始发生巨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六盘水,接续奋斗,在新征程上。

今日起,我们推出《砥砺奋进的“创森”之路》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此为“乡村巨变篇”

记者 胡绍山

山川增绿是“变”,乡村之美是“变”。不变的是“林业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初心、信心和决心。

家园之美,自一派新绿开始。近日,坐落在北盘江南岸的水城区龙场乡,因近年来森林植被的逐渐茂密,让一个个乡村美如画卷。

水城区:绿水青山焕发出了发展应有的活力(聂康/摄)

行车至六盘水延绵起伏的青山间,赏心悦目萦绕在心头。

村民们的房前屋后,成片的林木迎风生长,一栋栋小楼隐其间,悬挂着“森林人家”标识牌的楼栋,美出了时代发展的新高度。

自2019年12月以来,六盘水市9个行政村获得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其中,水城区龙场乡娱乐村、发堤村、戈波村等五个村同步上榜。

有时,读懂一个村,往往需要从“绿色”开始。目前,六枝、水城、盘州已获省级森林城市认定,全市先后创建森林乡镇16个、森林村寨64个、森林人家572户。

“立足‘绿’、做足‘绿’、放大‘绿’,我们始终围绕‘森林人家’做足做细文章,才能全方位构筑起助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龙场乡林业站有关负责人说。

因“绿”而兴,水城野玉海景区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和“生态饭”(姚咏/摄)

那么,城乡统筹发展何以为“绿”?六盘水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开燕认为,“增绿,是发展之需,是工作之重,我们一直以来所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都是以‘绿’为基,要立足生态之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目标。”

吴开燕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相关工作;要加强沿江沿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完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要坚决扛起生态保护之责,并以此筑牢“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也是六盘水‘林业人’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

美丽乡村建设之上的盘州市保基风光

今年69岁的徐东菊,是盘州市响水镇马场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1985年起,她与丈夫邹德信一起承包村里的荒山荒坡植树,截至2019年就已造林8500多亩。

因此,徐东菊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女标兵”,其“夫妻种树”的故事也在盘州市传为佳话。

据了解,从33岁风华正茂时开始与丈夫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到如今满头华发、岁月留痕,徐东菊夫妻俩依然育苗不停,造林护林不止。她说,“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是我们还可以继续干几年,我们给广大村民们带一个头,让他们也好好干,让子孙后代过得更好一点,让我们的生态环境再好一点。”

植被茂密、晨光笼罩的盘州市黑生地村(旧屋基)景观(资料图)

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盘州市英武镇黑生地村(老牛场)

同样,在徐东菊夫妇的带领下,村民肖慈亚也于2004年加入到了当地造林育苗的队伍。且在2011年生意最好的时候,她家的150亩育苗基地,净赚了70多万元。

“以育苗的方式让荒山荒坡产生效益,这是一举多得的事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肖慈亚说。

下一步,六盘水市将坚持绿色发展,以全面实施林长制为抓手,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将准确把握“新阶段”中的新定位、“新格局”中的新特征、“新征程”中的新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让城市和乡村之美再焕新活力、再展新风采。

阳春三月,隐现于林间的盘州市英武镇黑生地村农家小屋(资料图)

乡村之美,很大程度上在于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面对数十年前曾一度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总让人禁不住想起儿时的环保梦。

通过努力走出大山,如今成为六盘市民的秦光炜感言道,“小时候,很多农户烧火做饭时都用‘柴’,那时候的山岗‘光秃一片’,居住在那样的环境里极不舒服!但随着电力的普及和应用,原本山石裸露的山坡上,也被种植的各种苗木和灌木丛覆盖了,很多地方还变成了景区,成为人们观光赏景的理想去处!”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城乡融合发展“比翼齐飞、同推共进”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致力于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六盘水必将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将涉“林”之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